利用耳内窥镜进行检查或手术时创伤微小或无创,能探及难以暴露的窦腔,并可以辅助显微镜或独立进行手术治疗。另外,耳内窥镜可连接内窥镜摄像头和内窥镜摄像系统、医用监视器,以供临床资料记录、教学、科研之用。
耳内窥镜的临床应用范围
(1)颅内检查研究的应用
由于人的听力与脑部神经有关,而这些神经又与相关血管等纠缠在一起,因此内窥镜在颅内相关检查中得到广泛应用。将内窥镜内镜用于颅内手术始于20世纪初,随着60年代光导纤维技术出现,1988年,Auer提出“内镜神经外科”(Endoscopic Neurosurgery)的概念。内镜神经外科分类:
a.内镜神经外科:单纯应用内镜手术,经颅骨钻孔,使内镜达到病变部位,直接处理病变,操作是经内镜工作腔来施行。
b.内镜辅助的显微神经外科: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内镜辅助处理显微镜难以达到部位的病变。
c.内镜控制的显微神经外科:在内镜及其显示系统的导引下,应用常规的显微手术器械进行手术操作,手术操作是在内镜外进行。
对这些解剖结构的准确辨认使耳内镜在各种后颅窝手术中能对手术显微镜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如三叉神经切断术、前庭神经切断术、听神经瘤手术、血管交叉压迫减压术、半面痉挛等。
(2)应用于颅内肿瘤手术
内窥镜手术常与导航系统相结合,可准确定位并直接到达病灶,避开大血管等重要结构来选择最佳手术入路。必要时可以舍近求远,以减少神经功能的损伤。
(3)应用于听觉神经瘤手术
在进行听觉神经瘤保听手术时,经乙状窦后或经迷路后径路极易损伤迷路。侵入内听道外侧壁的听神经瘤的切除往往是在盲视下或借助小反光镜的帮助行钝性剥离,这样极易导致病变切除不彻底或损伤迷路、面神经、耳蜗、前庭神经等重要结构。使用耳内窥镜大大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并减少了肿瘤的复发率,同时也能减少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耳内镜较显微镜更易发现颞骨的开放气房,尤其是岩骨后上部、内听道后壁、乙状窦后区的开放气房,从而可以及时用骨蜡或筋膜填塞以防止脑脊液漏。
以上简单介绍耳内窥镜的临床应用范围,耳内窥镜检查是从外耳道进去,主要检查鼓膜情况及标志,还有外耳道情况。不需要麻醉,几分钟就好。耳内窥镜检查主要放大耳道,发现比较微小的病变,是普通耳镜所不能看到的。
声明:本文重在医学知识普及,不求任何经济效益,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我们。
生产企业名称:非凡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已授权)
注册证编号:苏械注准20222060603 苏械注准20212061298 苏械注准20142060203 苏械注准20182181550
广告审查批准文号:苏械广审(文)第270123-00907号 苏械广审(文)第260905-00905号 苏械广审(文)第250118-00909号
苏械广审(文)第231112-00908号
注:购买后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注意相关事项,具体详见产品说明书